来源:芸藏阁 发布时间:2015-10-27 18:18:04 点击次数:次
王大凡(1888-1961年),名堃,号希平居士,又号黟山樵子,斋名希平草庐,安徽黟县人,“珠山八友”之一。少年时至景德镇学绘古彩人物,后专攻粉彩,早年拜著名画家汪晓棠为师,早期的粉彩人物受汪氏影响很大,后作品学习改琦、沙山春、费晓楼、马涛等艺术家风格,集诸家之长,画风工细逸丽,规矩严谨。此外他独创了“落地彩”技法,即不用玻璃白打底,直接将色彩平涂于瓷胎再罩雪白,水绿之类烧成,无需晕染。
展厅中这套瓷板是王大凡在1927年创作的,由四块瓷板组成,主题分别为“琴、棋、书、画”。琴棋书画是古代文人修身所必须掌握的技能,以此为题的瓷画悬挂于中堂,表现了主人较高的文化修养和对恬淡生活的理解和向往。画中老者们面容慈祥和蔼,若有所思,仙风道骨,洒脱自然;幼童们眉清目秀,天真活泼。从远观构图清新素雅,严谨大气。仔细斟酌则会发现作者在石上苔藓、树上嫩叶、迎风吹拂的小草这些细节上无不刻画入微,功力深湛。人物造型神采逼真,袍袖间衣纹细劲流畅如铁线琴弦。各幅均题草书长跋,灵动飘逸,与画面遥相呼应,珠联璧合。